搜索: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三墩镇西湖科技园振华路320号4楼

邮编:310030

咨询:0571-28120100

总机:0571-88270695

传真:0571-88270696

信息公示

宁波安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来源:浙江多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日期:2021-04-29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宁波安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浙江省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浦路666

联系人

金远志

项目名称

宁波安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项目简介

宁波安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蛟州区块)川浦路666号 ,公司专业生产酚醛树脂成型材料、换向器云母板、酚醛玻璃纤维模塑料等各类酚醛树脂产品。公司现有现有年产酚醛树脂1875吨、酚醛玻璃纤维模塑料205吨、酚醛树脂纳米材料3585吨、换向器云母板102吨的生产规模,现有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在设计阶段未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在试运行期间未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企业于2019年和2020年均委托宁波天衡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因此,宁波安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于2021年2月委托我公司对其生产现场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浙江多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成立了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项目组,首先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编制了评价方案,并对评价方案进行了审核。根据评价方案的要求,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对该项目的工程资料进行了分析、审查,对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了评价,经过定性、定量分析,编制完成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主要职业病危害

因素

草酸、甲醛、甲醇、酚、溶剂汽油、氧化钙、硫酸及三氧化硫、氧化镁烟、氢氧化钠、酚醛树脂粉尘、其他粉尘(硬脂酸钙)、噪声

评价结论与建议

评价结论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标准,用人单位属于C2651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C3082云母制品制造。用人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溶剂汽油、甲醛、苯酚、甲醇、酚醛树脂粉尘、硅灰石粉尘、石灰石粉尘、氧化钙、氧化镁烟、其他粉尘、草酸、硫酸及三氧化硫、氢氧化钠、噪声、高温等,另外在设备异常或维修时除以上因素外,还可能接触维修过程产生的氮氧化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因素。通过对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综合分析后,确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职业病危害严重

建议

13.1 持续改进建议

1.用人单位6#车间操作工接触的40小时等效声级超标,企业已为工人配备有效的防护耳塞,但现场部分工人未正确佩戴,建议企业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人正确佩戴防护耳塞。同时企业应针对不同设备采取相应吸声、减振、隔离布置等控制措施,同时应排除故障噪声或淘汰老旧设备,引进低噪声设备。

2.用人单位6#车间投料岗位排风柜设有软帘,因软帘下垂长度偏小使通风橱的横截面偏大,导致控制风速偏小。建议企业更换现有排风柜的软帘,尽可能增加软帘的下垂长度。

3.建议用人单位在罐区的泵棚区域增设围堰,以防止槽罐车卸料过程因管道密闭不严等原因导致物料发生泄漏,同时对地面做防腐蚀、防渗漏处理。

4.用人单位应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规定委托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安排本厂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体检可视作离岗位体检),检查中需要复查的人员应及时安排复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疑似职业病人,及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对职业禁忌证、职业病患者,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后续治疗和安置,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5.用人单位应定期更新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厂区内生产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变更申报工作。

6.建议用人单位应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通知,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的要求,在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进一步补充设置相应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等警示标识。

7.工人在反应釜内部检修、污水池、环保设备检修等密闭空间作业时,极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因此,企业应加强作业人员培训,严格遵守已制定的操作规程,于密闭空间入口处设置警示标识,实行密闭空间进入许可证制度,进入密闭空间前应进行测氧、测毒、测爆,采取相应的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有专人监视,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方可进行密闭空间作业。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